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关闭

    90年“殿堂级国际学校”正青春!“未来教育部”主打科创新王牌

    媒体报导

    2024 年 01 月 18 日

    12 : 00

     

    以下文章来源于顶思 ,作者敖竹梅

     

    顶思.

    顶思TopSchools专注于K12国际学校领域,致力于通过媒体社群、研究咨询、教师培训、人才猎聘等实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助力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

     

    在粒子物理大师课上,通过基本粒子实验,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专家探讨交流;在广州智能农场,通过智能设备远程读取温度、湿度,并实时调节环境条件;在现代化国际医院,利用人工智能解决医疗案例,完成实验……这些高科技项目并非科学家们的专属,而是一群中学生的课堂。在国际学校STEM教育方兴未艾之时,这所办学逾90年的“殿堂级”国际化学校打出科创王牌,这也是其永葆青春,风华正茂的密码。

     

    01

    机器人水下测试“首秀”,

    “未来教育部”播撒“未来种子”

     

    浮潜、移动、照射……机器人正灵敏地在水下腾挪、扫描,处理任务,在这个宽阔的水池旁,围观者却好似置身于深海勘探的现场。而当目光跟随线路收束,那远程控制、及时调试的竟然是一个个初、高中生。在充满期待的等候中,11台水下机器人均渐次顺利完成测试任务,此时,人群中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

     

    这群“深海探索者”正是来自耀中耀华教育网络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烟台、香港等地的50余名师生。11月24-25日,他们在上海彩虹鱼-深渊极客科普研学基地深度参与水下机器人科创营。

     

    在两天充实的海洋探索中,学生们聆听了上海海洋大学专家的讲座和科普基地工程师的讲解,通过亲身体验,设计、建造并测试了自己的水下机器人,随后将这一成果带回学校,进一步改善设计,为参加来年的MATE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做准备。

     

    而这一水下机器人联课学习活动恰恰是耀中耀华“未来教育部”的项目之一。作为今年新成立的部门,“未来教育部”是对教育的想象与再想象,旨在为老师及学生创设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创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此前,耀中耀华有YCYW Online线上课程,打破围墙,为学生提供学校课程之外的科目选择,通过线上课程及校外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开展学习。今年,机构将YCYW Online升级为耀中耀华元学堂(YCYW Meta),结合超级联课课程(Super-Curricular Programme,SCP),让学生们在大学教授、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在真实情景中参与学习并应对挑战。

     

    正如耀中耀华教育网络行政总裁兼校监陈保琼博士所说,在资讯发达的当下,学生所吸收的信息如同种子,这些种子在大脑中通过神经元相互连接、生长,受到的刺激越多,越能应对未来的挑战。未来教育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因此,当“一日千里”不再只是一种比喻,教育也将面临革新。特别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浪潮下,这一领域必然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未来教育部负责人Christopher Hurley博士看来,人工智能对人类而言具有强大的解放意义,使人们有更多机会投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怀抱,重新思考“何以为人”,重新发现人性。

     

    未来教育部不只是一个STEM俱乐部,更是一个“未来能力”培养基地。耀中耀华希望让学生拥有热情、幸福感与希望,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行动,以将愿景变为现实。

     

    特别是在“信息轰炸”的当下,技术比人脑进化的速度快得多。与其焦虑于与AI的追逐,不如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真正所爱,激励他们接触世界,筛选机会,并不断深耕。正如那一个个“水下机器人”所代表的那样,它不仅仅因比赛而生,还可以收集与海洋环境有关的真实数据,用于海洋研究。在未来教育部,学生能与真正的科学家、工程师等合作探索,接触广博知识,在跨学科中遨游;同时向专业人士请教,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从两个层面进行实践,躬身现实世界,并沉浸于此。

     

    02

    “耀中耀华元学堂”“超级联课课程”

    两大核心,“量体裁衣”应对教育变局

     

    “未来”一词对教育意味着什么?如何重新想象教育?未来教育部以线上、线下结合,课程内外联动的方式写下了自己的注脚。

     

    耀中耀华元学堂(YCYW Meta)和超级联课课程(SCP)是其两大核心。前者针对IBDP、A-Level、IGCSE及初中阶段特定科目的强化,学生能够借此参与研究项目、考试评估、学术挑战及国内外学术竞赛,此外,学生还能通过线上形式学习新科目,并有机会到访其它学校或校外机构进行实地学习。

     

    相对而言,后者打破了课程框架的束缚,依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发展需求设计,涉及科学、农业、食品、运动、健康、艺术等不同领域,在行业专家的带领下,为学生提供大师课、工作坊、海内外访问活动,以及服务式学习项目等,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未来教育部希望让学生真正走出教室,升级思维方式,拥抱更多可能性。在体验生活,与专业人士建立联系,沟通交谈,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服务社会,培养自身领导力。

     

    在布局于上海、北京、重庆、香港四大城市的沉浸式医疗体验项目中,学生不仅能体验作为医生的日常,参与实验,学习查看X光片,了解CT扫描的工作原理;还需要结合护理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全方位感受医疗工作的深度与温度;更可以了解医院的采购与运营,全局性地看待一条完整的医疗链。

     

    在另一个建筑项目中,学生尝试建造小比例模型,观察建筑形式,包括如何在建筑内部创造空间,如何控制光线影响空间,将建筑、空间、光线三个元素与哲学思考结合。数周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可以制作出相对专业的等比例模型,同时,在光影中激发思考,在建筑中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

     

    在未来教育部的所有项目中,Christopher Hurley 博士希望教师、管理层和非教学人员悉数参与其中,成为孩子们的一员,与他们一起探索、学习。

     

    在青岛耀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数学和信息与通讯技术(ICT)学科主任,中学部数学、英语作为附加语言(EAL)及商业研习老师Stephen Whitehead看来,科学探索活动通常涉及到许多复杂而充满可能性的领域,对于教师而言,必须确保知识与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与之共鸣,分解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脚手架”,才能调动起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而教育科技协调员、中学部信息与通讯技术(ICT)老师John Hernandez认为,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能力所在,才能不被“科学”吓倒。但尽管如此,教师不会替学生直接解决问题,而是引导他们完成探究,鼓励他们勇于犯错,接受失败,走出舒适区。

     

    Stephen Whitehead还补充道,探究活动面临最大挑战来自于学生对知识的依赖,他们希望教师是所有知识的提供者,通常小心翼翼地在安全范围内游走。然而,Stephen认为,“试错”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机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阶段不断尝试,学会有目的地反思,不仅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更要明晰自己做对了什么。为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才能为他们打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量体裁衣”中帮助他们应对未来教育变局。

     

    03

    耀中耀华网络社区联动,

    老牌名校注入“科创”新活力

     

    近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首次落地上海,彰显中国STEM学科的实力与潜力。作为创建逾90年的殿堂级国际学校,耀中耀华一直保持着自己对先进教育方式的灵敏嗅觉,投身于STEM,又不止于STEM。

     

    在耀中耀华粒子物理大师课、智能农场、沉浸式医疗项目、建筑等多个探索项目中,学校关注的不仅是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还有科学逻辑与未来思维的建构。在Christopher Hurley 博士看来,所有国际学校都面临一大挑战,即如何在教育个性化的同时让学生学会面向社会,与广阔的世界发展连接。

     

    作为社区中的个体,学生需要沉浸于跨学科的体验中,在不断的尝试下找到内心所爱,学会与人合作,为未来的成功做好准备。对此,Stephen和John与Christopher Hurley 博士“广泛吸收,参与现实”的理念一脉相承。他们认为,STEM教学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离不开昂贵的器材和复杂的实验。事实上,“保持简单,触手可及”或许才是将科学深入生活的要义。如今的孩子依然可以在纸张、吸管、牙签等简单的器物中学到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机器人”项目中,Stephen鼓励学生网购零件,自助满足实验需求;而在他引入的“意面工程学”中,孩子可以用意大利面造桥,了解桥梁结构。这些“在家就能完成”的科学实验同样也是未来教育部所积极倡导的部分。

     

    John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常常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东西进行修理回收和循环利用。在新买的电脑系统崩溃时,由于无法负担修理费用,只能自学电脑维修与软件安装,但却在这一过程中奇妙地发现了网络连接的原理。

     

    对于意外之喜,John一直坚定地认为有时限制反倒能够促进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在他看来,STEM教学需要鼓励学生用多元化、跨学科的视角看待世界,课堂学习也并不是封闭地,带有强目的地研究问题,而是结合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未来教育部的课程设计者也想让孩子明白,学习不需要一开始就通过建造航天飞机来证明自己物理学的造诣,也不需要深入到马里亚纳海沟验证造船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是科学,以科学思维看待生活,会发现能做的小改变远比想象中多。

     

    未来教育部是耀中耀华面向未来的一个支点,借助机构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的丰富资源,旗下各校并非单纯地把学习外包,而是汇集外部专家的力量,并与耀中耀华的育人理念相结合,走出一条创新化、变革性的学习之路。这些项目与课程不仅有益于学生日后的大学申请,更能使他们无障碍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基于构建一个由教师、学生和外部专家组成的双语学习共同体的目标,在未来,耀中耀华也期待着更多的家长能够加入这一趟学习旅程,在多方联动下,以广博的知识和切入现实的勇气与智慧,携手共同创造一个积极、美好的未来世界。

     

    结语

     

    在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下,国际化教育不断面临新的考验。而走过90多年历程的耀中耀华正以沉淀者之姿,从容迈向这一浪潮,书写下一个令人兴奋的篇章。这一百年教育品牌始终以引领者定位自身,以革新者面向未来,它的明天,值得期待。

     

    作者 | 敖竹梅

    图片 | 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