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2024 年 01 月 18 日
12 : 00
23/24A-Level艺术生自选作品展
Senior Art Exhibition
「 交 融 边 界 」
Merging The Boundaries
前不久,临港耀华双语学习社区迎来本学期最盛大的一场艺术盛宴——“交融边界”A-Level艺术生自选作品展。来自AS和A2年级的十几位耀华艺术家参与了这场展览,现场展出共计百余件原创作品,囊括绘画、雕塑、装置、摄影、视频、三维建模、时尚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作品无一不展现了学生们在本学期艺术课堂上取得的出色成就,同样也反映着这群年轻人对艺术、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与探索,这是对同学们的才华与天赋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场思想的碰撞与对话。
今天,我们将通过线上导览的形式,走进这场充满创意与深思的艺术展,一同见证这群年轻艺术家如何在多元的艺术表达中找到自我,如何在交融的边界上绘制创想的蓝图。正如临港耀华学校领导团队在展览开幕式中所介绍道的:
A2年级的朱好好在游戏设计中融入技术进步论与人文精神观的辩证思考;冯天悦运用精彩的摄影语言表现当代信息社会中人的审美与状态;王心语富有张力的色彩与符号表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崔文汀用插画表现对多维度空间的思考;何霄关注建模技术与影像语言的潜力;刘思恬与雒姗姗敏锐地运用流行文化的语言富有创意地表达自我。AS年级朱紫菡通过水母的意象表达“精神避难所”的心理治疗意义;魏璟熙的影像装置则探讨了共生观念的视觉表达;田钰涵、项隽妍、廖泽维运用摄影语言创意地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刘钊源、余卓锴创作了装置艺术分别探讨了“综艺化旅行”与“网络暴力”的议题;而Sofiia HRYTSAI与朱瑞霖也在展览中自信地呈现自己的绘画思考。
展览前言
Merging The Boundaries
策展人引言
朱好好、冯天悦
朱紫菡、夏镜恩
我们生活在多元化的时代,一方面有文明互鉴的开放包容,另一方面又有技术对峙的动荡不安。随着全球化进程,流行文化与互联网急速发展使得各种文化领域互相交融、互相碰撞,并在交错与重叠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边界。在当代社会中,边界既是主体之间交往的前提,也是心灵交往的悖论,例如,当代人以手机为中心被笼罩在一个小小的世界中,无声地隔绝着他人,却又向虚拟发出邀请,仿佛是对自身有限性的片刻逃逸。诚然,边界可以是一条清晰的分割线,也可以是一个模糊的地带,一个特殊的场域。这个场域蕴涵了迷幻与风险,同时也潜藏着未被发掘的能量。
如果说边界是认知、意志与自我认同,它将混沌的世界分为清晰的两半,那么它也是人为的范畴本身——将丰饶的土地覆上柏油色的膜,用棱角分明的建筑将暧昧的意识共同体嵌入整齐的框,仿佛是一条永无尽头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中,边界之限刺激着人们去突破。但伴随着临界与突破的到来,在互相交融的混沌中又形成了新的界限。边界这个概念也变得扑朔迷离,边界如何定义?边界之中的事物如何互相融会贯通?我们的同学们运用不同的艺术媒介构建出一件件凝练且迷离的艺术作品,提供给我们奇异而多样的视角,仿佛将我们拉入一个具体的幻梦。通过将边界打破并重新定义,从而发掘表象之下的本质,这些作品探究着人为创造的“边界”概念在精神世界中造成的影响,以及它如何介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这些探索与穿越,使得艺术可以超越思想与语言的界限,让被束缚在陈规之中的现象相互交融,展现其中的本质与共通。
在这次艺术展中,我们从文化的边界、构成物质形态结构的边界、既定审美规则的边界等多角度去探索对于边界的阐释、探寻与融合,从而唤醒我们对当下生活的真切感知,以及对生命本身的深度思考。
我们由衷感谢耀华临港的老师们与同学们,为我们的艺术探索之路打下深厚的基础,营造优良的氛围。
校方寄语
学校领导团队
“交融边界” A-Level艺术作品展是耀华临港校园第四届艺术生的自选艺术作品展。当我们翻开这本“交融边界”艺术自选作品集时,仿佛打开了通往美学世界的大门。在这个旅程中,我们被这十五位耀华艺术才子深邃的内涵和精彩的创意所深深吸引。这些由年轻而有才华的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对这个多元化时代交错与重叠、交流与包容、挑战与动荡的独特理解。每一幅作品,都是这些年轻艺术家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他们敢于挑战“边界”,通过艺术,把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传达给我们,他们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年轻人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期待;让我们在欣赏他们作品的同时,深刻感受到这一群年轻人未来的多样性和蕴含的无穷能量。非常感谢临港耀华校区有这样一群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他们包含生活的感悟以及丰富艺术手法的作品展示,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临港耀华教学团队为这一群热爱艺术,拥有勇敢、坚定和热忱心灵的年轻学子们感到无比骄傲。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独特视角,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引发观众深入思考,分享学子们的共情和温暖。他们在探寻自我和人生道路的同时,也以艺术作品作为对母校的珍贵馈赠。
于此同时,我们要特别感谢耀华上海临港校区的艺术指导教师团队——视觉艺术组负责人张一琤老师,David Hardyment老师、Leigh Andrews老师以及张晔老师。在临港耀华,这一群来自国内外的艺术老师们,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国际教学经验,一路支持、陪伴着我们的学生。他们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鼓励他们去追逐梦想,去勇往直前,去创造一个多元丰富的未来。
这些老师们,是这群年轻人生命旅程中最热诚的陪伴者。无论学生们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耐心地指导,给予他们力量和信心。他们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发光发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最无私的奉献者。他们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使命,无私地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只为了帮助学生们实现梦想。他们的付出可能不太被人看到,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却是深远的,他们默默的奉献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耀华学子们勇毅前行。
指导教师寄语
张一琤
David Hardyment
今年是我们第四年举办A-Level艺术生作品展,我们也已经庆祝了四届艺术毕业生的成功升学。伴随着每一年展览的前期筹备和隆重举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友谊,也学会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创造性地理解艺术。同时,每一本艺术展览图册记录了同学们艺术升学成果,这不仅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里程碑,也是耀华艺术发展的珍贵片断。通过每一年毕业生艺术展览的举办,同学们体验了艺术创作的艰辛和收获成果的喜悦,真正地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己是个人艺术学业与学习过程的拥有者。正因为这些,我们(老师与同学,包括所有参与我们学习的专家教授们)更紧密地联结成学习共同体,形成临港的人文艺术社群,使我们的精神家园更加繁茂。
我们要感谢美术组的张晔,Leigh Andrews老师,你们对艺术教育工作的信念与热忱,让很多不可思议的成果在耀华临港成为现实与可能。我们要感谢一线画廊创始人黄大有老师、上海中学东校汪硕老师、器山品牌创始人徐巍教授、中央美院中法艺术设计与管理学院李勇教授、耀华时尚总监David Leung教授,你们对耀华临港艺术课程的帮助与关心为我们营造了生机勃勃的创意与人文环境。我们也要感谢耀华临港校区的所有学生、老师与领导们为艺术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付出的所有努力。
当我们的艺术视角不仅仅停留在课堂、考试或升学,我们就会想到,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某事做得像一门艺术”,意思是这件事做得非常有质量或境界。“艺术”一词就获得了一种广义上的积极内涵,它是一种突破日常成规的不可言说的神妙,是人工智能尚且还不启及的领悟与智慧,更是对生命存在本身的体认和吟咏。这样的艺术本身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人之为人存在的决定性一刻。19世纪英国的著名作家约翰·罗斯金曾说:“伟大的民族在三种手稿中写下他们的自传,这就是行为之书、语言之书和艺术之书。如果不读其他两本书的话,其中任何一本都无法读懂,但三本书中只有最后一本是值得信赖的。”“艺术之书”之所以被罗斯金赋予这样特殊的地位,就因为艺术把人与人的不同反映得最为鲜明。如果说人的精神活动在历史或政治中可能被遮掩或修饰,那么在艺术中表达得最为直接,所以艺术的可信度更高,且内容浩瀚:社会历史、人心观念、禁忌崇拜、趣味爱好等无一不包括。因此艺术是了解人类文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如果没有艺术,人类甚至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的过去。
西方当代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1972年出版的《客观知识》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他的“三个世界”的知识论观点。他将世界分为三个部分:世界1是物质世界,包括所有的自然现象和物体;世界2是心灵世界,包括所有的感知、情绪和思想;世界3是客观知识的世界,包括科学理论、艺术作品等,是人类社会共享的知识和文化。该理论不仅看到了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文明所共通的客观实在性,也看到了世界2的心灵世界位于自然与知识之间的中介作用,因此世界3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自己的生命和能动性,影响和改变着世界1与世界2。
综上所述,艺术的思考与表达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真实印记,它与科学知识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以及作用于自然、心灵与知识本身的能动性。耀中耀华机构所提倡的“与科技结盟、与文艺结盟、与仁爱结盟”教育理念,既从宏观层面关注艺术的本体论意义,以及艺术滋养着人之为人的灵性,又从微观层面切入艺术的当下议题,例如艺术的产业结构、艺术的时代特征等等。这些或宏大或具体的思考发生在我们学生的观察中,也折射在同学们的作品中。
诚如英国艺术史家E.H.贡布里希在其名作《艺术的故事》中说:“没有大写的艺术,只有艺术家。”意思是,艺术发展的动能并非抽象概念,而是艺术家及其创作意图。正是功能与意图的变化,引发了不同形式的艺术,这条线索贯穿于古今中外乃至当下的艺术。正是出于对时代议题的敏锐观察,耀华临港的艺术学子们还将在不久后的活动中就“稍纵即逝的灵感”与“系统周全的方法论”之间的张力,展开对“创意之道”的思考与公众对话。敬请各位关注。
最后,让我们庆祝年轻艺术家的艺术成果,也勉励耀华学子们不断进取!
艺术家
Merging The Boundaries
Being entirely honest with oneself is a good exercise.
对自己完全诚实是一种有益的训练。
作品类型:角色设计、游戏设计等
We cannot capture yesterday or tomorrow, but we can record the present and leave it for the future. Photography lets the past become a treasure.
我们无法拍到过去,也无法拍到未来,但却可以记录当下,留给未来,让它成为我们珍藏的过去,我想这就是摄影的意义。
作品类型:摄影
Art comes from life.
艺术源于生活。
作品类型:数字插画、纸上水彩等
I am trying to visualize human love and relationships through the eyes of AI.
我试着通过人工智能的眼睛来看待人类之爱。
作品类型:数字影像装置等
If you get what you should not get, you will lose what you should not lose.
得到了不该得到的,就会失去不该失去的。
作品类型:装置、数码影像等
Now is the foresight of the future.
现在是未来的前摄。
作品类型:速写、数码插画等
Close your eyes, clear your heart. Let go of the past, and live a life of taking things as they are.
闭上眼睛,清理你的心,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作品类型:装置艺术、纸上版画等
The significant mission of art is to warm people's hearts in the cold and chaotic world.
艺术的重大使命,就是在寒冷的乱世中温暖人心。
作品类型:数码装置、数字媒体等
I shut my eyes in order to see.
我闭上眼睛,才真正看见。
作品类型:数码装置
One lens, one world.
一镜,一世界。
作品类型:数码摄影
Although we cannot grasp time, the moment we press the shutter is eternal.
我们虽然抓不住时间,但是按下快门的瞬间即是永恒。
作品类型:数码摄影等
Painting is just another way of keep a diary.
绘画不过是记录日常的另一种方式。
作品类型:纸上水粉、纸上素描
Art is not a craft, it's a confession of true feelings.
艺术不是一种技艺,它是真实情操的表白。
作品类型:数码装置、数码拼贴
I'll not worry about tomorrow. All I want to do today is to be happy, work hard, and treat people kindly.
我不担忧明日. 我今日想做的一切就是快乐生活、努力工作和待人善良。
作品类型:数码装置
Even Siri told me, all human affairs are caused by humans themselves.
Siri都和我说了,人类的事儿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
作品类型:数码摄影
Art is the palette of life, finding colors for the world and a home for the soul.
艺术是生活的调色板,为世界找到色彩,为灵魂找到归宿。
作品类型:绘画
展览后记
Merging The Boundaries
本次艺术展,艺术家们的主题有网络与现实、逃避与接纳、自然与人类等。同学们带着问题深入探索了各类社会现象,以装置、摄影、绘画、影像为媒介的艺术作品,对于“边界”这一概念作出了不同的诠释,为他们各自的疑问交上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对于这些主题与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展现了他们的创意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事实上,在我们探讨“边界”这个概念时,我们探讨的是事物间的关系:它们的不同、相同、特性与我们赋予它们的概念。概念往往是人为的,而人类徘徊在自己定下的概念中,却失去了判别,开始固步自封,变得迷茫了。
同学们的艺术作品为大家打开了一扇窗。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他们将疑问外化,让观众们获取了一场绚烂的视觉体验的同时,还了解到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更让观众被艺术带动着,影响着,去关注这些问题。
策展人:朱好好、冯天悦、朱紫菡、夏镜恩